#今日听碟#庞龙《我们在蓝色海上飘》
和龙哥认识好多年,也给他的一些专辑写过文案,在我认识的歌手里,庞龙真的是歌手形象和实际本人,几乎没什么区别的人,所见就所得。他的特点……就一挺正常的东北爷们儿吧。
不过,龙哥的声音是真好听。虽然,大部分人知道他,还是那首《两只蝴蝶》。有时候,人生就是如此,你因为什么获益,这些得益反过来也会消耗你。就像因为当年彩铃过亿的《两只蝴蝶》,让庞龙名利双收(差点打成财色兼收),但也因此让他一辈子都陷在了这个泥沼里。
记得这几年在好多场合都推荐过庞龙的音乐,世伟爱地人之卢世伟老师,在审美上也和我同好,同样很多次推荐过庞龙。不过,我们的推荐收效都甚微,人们只相信《两只蝴蝶》的那个庞龙,至于后来的那个庞龙,都不重要了。
不过,龙哥的心态还是很好的,这种心态也决定着他玩音乐的状态,再加上这几年龙哥在浙江音乐学院开业授课、传教帮带,所以唱歌,也就又回到了最初那种爱好的状态。
今天听的这张《我们在蓝色海上飘》,也是迄今为止,个人最喜欢的三张庞龙专辑之一。另两张,一张是之前的《美好》,另一张就是之后的《走着唱着》。
不得不说,庞龙专辑的封面设计,一直是我觉得比较大的Bug,不过我一般都不在龙哥面前提,只在背后嘀咕。爱老师,就是这么任性。
比如这张《我们在蓝色海上飘》,设计上真的是浓浓的发烧碟气质,这在行内不仅不算是褒义词,甚至还带着明显的贬义。一个是封面上都是字,歌手名、专辑名、文案、专辑纪年、发行商、介质,还有“远赴英国、倾力打造”和“首张发烧大碟”这样的宣传语,一股脑的全印在了封面上,这就是犯了典型的唱片封面大忌。
另一方面,作为一张名叫《我们在蓝色海上飘》的专辑,其实更应该围绕着蓝色和海洋这样的要素扩散美学,甚至如果去掉人像,或者弱化人像的比例,设计出类似于ECM那样的抽象,那整张专辑的AC格,一下子就上去了。
这些问题,到了《走着唱着》专辑时,终于可以不提了,因为这张专辑已经换成了龙哥家的少爷亲自出手了……
当然,《我们在蓝色海上飘》这张专辑的音乐是真好听。
虽然专辑的封面做得很下沉,但音乐班底上,可真是够豪华的。除了庞龙多年的搭档二水、蔡龙波、张良玉等等之外。编曲和吉他,大部分都是贾轶男做的、弹的。此外的创作者和乐手,还包括刘麟、邢天溯、杨乐、刘卓,以及《70后》这首歌里的崔恕(崔轼玄)和李健。很多都是音乐圈的前辈,以及目前国内音乐幕后的顶流,甚至还包括李健这样的导师。
特别推荐几首作品,一首就是专辑标题同名曲。这原本是邢天溯的作品,庞龙给抢过来唱了,差不多也快成了他的代表作了,作为一首和海洋有关的歌曲,编曲里却用到了高地的风笛元素,看起来很不搭,听起来却很搭。
《往日时光》这首歌曲,唱过的人不少,而庞龙这个版本最让我喜欢的一点,就是素静。正是因为素静,所以能够把这个阶段他那种略带烟嗓的质感,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况且,同样的素静,这首歌里素静的吉他和贝司,都来自于贾轶男,比起很多歌手的版本,简约而不简单的优势就出来了。而且,整首歌曲里庞龙自己的和声(好像还是两个还是三个声部),也是起到锦上添花作用。
《美好》和《唯有兄弟》都是上张专辑《美好》的作品,和贾轶南写了《青春告别诗》一样,《美好》也是“中国好声音”多年的音乐总监刘卓并不多的作曲作品,整首作品只有钢琴伴奏,庞龙用的也是那种瑕疵唱腔,介于可控和失控间的演绎,既不失美感又有人性的温度,听来忧伤却美好,也是有故事的中老年男人,才能懂的那种调调。
《70后》是李健的曲,庞龙和崔老师写的词,三拍子的歌儿再加上手风琴,真的很70后的感觉,很“光阴的故事”的感觉。这种歌,讲真是有年代感的,要做到让很多人共情、代入,都是比较难的。
这几年的庞龙,其实已经算是“小众”歌手,其实我倒是挺希望龙哥能再度出圈的。尤其是,我觉得在音乐文本上,很希望庞龙能够和董玉方这种类型的词人合作,通过文本、音乐和歌声的结合,为朴实无华的民谣,树立另一种词曲唱平衡的高度。
“不重要离多或聚少,你一直在我脑海微笑”……
END
温馨提示
如果你喜欢本文,请分享到朋友圈;如果你希望转载,请联系后台开通白名单;如果想要获得更多信息,请关注我
文字排版:其修遠工作室Long-Term Studio